《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优秀课件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优秀课件下载,共31页。
一、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并立局面的形成形成
(中)赵国、魏国、韩国
(东)齐国
(南)楚国
(北)燕国
(西)秦国
2.战国兼并战争
(1)特点
①强大的诸侯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②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位。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国,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的战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和传颂。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陵之战。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决战。战争中,赵王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导致赵军惨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攻,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3.结果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1)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人物: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
地位:是战国时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地点
四川岷江中游
2.修建者
李冰(秦国)
3.作用
防洪灌溉,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 ... ...
关键词: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