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优质教学课件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优质教学课件,共27页。
课程标准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王室衰微与列国纷争
1.1 权力下移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孔子所著《春秋》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1.2 列国纷争
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2.1 生产力发展
西周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农业
(1)基本土地制度:井田制
(2)农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变法运动与百家争鸣
3.1 变法运动
3.2 商鞅变法
3.3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华夏认同与天下一统
4.1 华夏认同
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族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2 趋向一统
... ... ...
关键词: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添加好友,回复“PPT资源”获取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