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物质构成的奥秘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物质构成的奥秘PPT教学课件,共40页。
新课引入
1911年,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新课讲授
一、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特点
(1) 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电子在核外相对较大的空间运动。
(2) 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电子的质量很小,约是质子质量的1/1836,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中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1.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 电子层:科学家们将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称为电子层。离核最近的称为第一电子层,依次有第二、三、四、五、六、七电子层,离核最远的又称为最外电子层。
(2) 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运动的,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称为分层排布。
(3)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数不大于18 的) :第一电子层上最多容纳2 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最多排8 个电子,但最外层最多排8 个电子,即: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多为2n2 个(n 为电子层数) 。
3. 相对稳定结构
有多个电子层的,最外层有8 个电子的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最外层有2 个电子的结构) 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4. 原子结构与原子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离子
1. 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称为离子。
2. 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 离子的形成。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
4. 离子可以构成物质。
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氯化钾由氯离子和钾离子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1. 定义: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符号为:Ar。
2.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1) 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 ... ...
关键词:原子的结构PPT课件免费下载,物质构成的奥秘PPT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