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内能》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物体的内能》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共13页。
课标要求
掌握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和应用,能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方法提示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的,跟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注意:如果热传递过程中存在物态变化,则不能使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新知一 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新知二 热量的计算
物质的状态不变时,由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公式:
Q吸=cm(t-t0),Q放=cm(t0-t)。
归纳提升
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科学上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同。沙子比水的吸热能力弱,也就是说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 ... ...
关键词:物体的内能PPT课件免费下载,.PPTX格式
添加好友,回复“PPT资源”获取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