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师说》PPT优质课件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06月02日,已超过 86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师说》PPT优质课件 《师说》PPT优质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师说》PPT优质课件,共36页。

素养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 理解韩愈所确立的“师”的概念、择师标准、从师之道及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3. 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4. 联系社会背景,探究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及在今天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韩愈(768— 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最后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韩愈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提出“文以明道”“惟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物不平则鸣”的主张,对当时和后世有深远影响。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主要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中。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而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士族的子弟凭尊贵的门第可以做官,因而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耻学于师”的心理。

韩愈在写作《师说》时,正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作者当时官职卑微,而当时跟他学习的约八百名学生,大多是文武官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或拥有爵位者。韩愈亲见士大夫子弟耻于向官阶不高的老师学习,对封建阶级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于是,借赠送李蟠文章,写了《师说》。注释:

主题归纳

《师说》着重阐明了从师学道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提出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选择老师应以“道”为根本,“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师生关系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观念。

... ... ...

关键词:师说PPT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PPTX格式;

添加好友,回复“PPT资源”获取该资源

QR Code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