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PPT精品课件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06月30日,已超过 58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PPT精品课件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PPT精品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PPT精品课件,共16页。

素养目标

1. 了解“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学说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其之间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2. 梳理、概括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领悟文章主旨。

3. 领悟“浑盖之争”的本质,对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探究性阅读。

作者简介

关增建,生于1956 年,1990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科学史博士学位。1995 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 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与教学,侧重物理学史、计量史、科学思想史,兼顾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和通识教育研究。

出版著作6 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著作《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系国内同类著作的首部。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科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略有删改。标题是对科学史上一个影响较大的事件的高度概括,“天文学”界定了争辩所属的科学领域,“旷世”言其历时久远。标题具有引起注意、激发兴趣的作用。

写作背景

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有识之士很早就在为此担忧。20 世纪初,哈佛大学校长康奈特建议用“科学与学术”的提法来兼顾两者,受到热烈欢迎;科学史家、《科学史导论》的作者萨顿大声疾呼,要在人文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他选定的这座桥梁正是科学史。2006 年,学科力量较强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的江晓原、关增建、纪志刚、钮卫星等四位知名教授,联合推出一部科学史著作——《科学史十五讲》。该著作从科学史的意义、发端入手,在总论其学科史、功能、定位、方法范式以及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后,前五讲追溯了古希腊、古代中国、阿拉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历程,后十讲则着眼于独立学科如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以若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连线,贯串整个人类科学史,择要叙论重要人物、事件及其社会功能、文化性质并时加点评,显现了扎实的科学和人文功底。

主题归纳

本文回顾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关于宇宙结构的几种主要学说,以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一场持续千余年之久的学术争论为话题,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实际校验的传统,向读者普及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 ... ...

关键词: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PPT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PPTX格式;

添加好友,回复“PPT资源”获取该资源

QR Code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