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优质课件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05月19日,已超过 103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优质课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优质课件,共31页。

一、科技名著

1.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

(1)明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和总结,写出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2.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李时珍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

(2)《本草纲目》

内容:《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药物进行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宋应星

他自幼勤奋好学,知识面十分宽广。公务闲暇时就专心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

(2)《天工开物》

内容:《天工开物》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作者在书中还绘有120多幅直观生动的插图,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地位: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1)修筑长城的目的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2)明长城范围

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3)明长城的修筑

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

(4)明长城的地位

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 ... ...

关键词: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PPTX格式;

添加好友,回复“PPT资源”获取该资源

QR Code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