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导体的电阻》PPT优秀课件

《导体的电阻》PPT优秀课件《导体的电阻》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导体的电阻》PPT优秀课件,共28页。

回顾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连接电路:

测量电路:测量电阻的电流和电压(伏安法)

控制电路:可以提供从零开始连续变化的电压

2.数据处理:

结论: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确定常数K:I=KU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𝑰跟导体两端的电压𝑼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𝑹成反比。

一、电阻

1.引入目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度量方式:比值法。测量式。R与U、I无关。

3.决定因素: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4.矢量标量:标量

5.单位换算:Ω(欧) 1Ω=1V/A     1MΩ =103kΩ=106Ω

6.测量方法:伏安法等。

二、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ρ是比例常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称为材料的电阻率。

3.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思考:家用导线过热,在不减少用电器的前提下,应该如何减少热量?

电器不减少,即I不变,我们只能减少R。

可以更换更粗的导线

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很多.通过学习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由此可知导体的电阻与表面积无关,只与导体的厚度有关.这样在制造电路元件时,可以将其表面积做得很小,而不增大电阻,只要保证厚度足够即可,有利于电路元件的微型化.

三、导体的电阻率

1.意义: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2.定义式:

3.单位:欧·米(Ω∙m)

4.电阻率与温度关系:

(1)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率不同。

(2)相比较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3)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 ...

关键词:导体的电阻PPT课件免费下载,电路及其应用PPT下载,.PPTX格式;

添加好友,回复“PPT资源”获取该资源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