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故都的秋》PPT教学课件下载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06月02日,已超过 87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故都的秋》PPT优质课件 《故都的秋》PPT优质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PPT教学课件下载,共38页。

素养目标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和写景手法,如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等,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优美、精警的语句所蕴含的深厚意味。

3. 结合作者思想、创作风格及时代背景,探究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校任教。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 年,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 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在思想上属于激进民主主义,但在气质上未摆脱传统士大夫那种“放浪形骸”的处世态度,从生活到创作都充满矛盾。艺术上,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要表现自我的真感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即强烈的抒情色彩、露骨的坦率和大胆的自我暴露、忧郁伤感的格调。

郁达夫一生著述宏富,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迟桂花》 等,中篇小说《出奔》等,短篇小说集《沉沦》等。

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写于1934年8月的一篇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达夫 日记》载:“1934年8月16日,(今日七夕)星期四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起而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明日来坐索。”“1934年8月17日(七月初八)星期五 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 都的秋’。”可见这篇是应编辑索稿而作,当时到北平虽只有短短四天,但郁达夫把北平的秋味和人生的况味都融入其中,细腻而深沉。

主题归纳

全文紧扣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庭院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 秋果(枣)奇景”五种景况,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者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既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字里行间也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流露出他颠沛流离、饱尝人间愁苦的忧郁、孤独心情。

... ... ...

关键词:故都的秋PPT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PPTX格式;

添加好友,回复“PPT资源”获取该资源

QR Code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