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PPT免费下载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卫·科波菲尔》PPT免费下载,共84页。
课程目标
1.把握小说的情节,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等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3.分析本文带有“自传”性质的写法,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道德理想。
作者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出身清贫之家,他父亲因负债而入狱。狄更斯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地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他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狄更斯的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
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他的小说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生前即已饮誉国内外,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
狄更斯既是一位“娱悦大众”的通俗作家,又是一位有艺术独创性的伟大天才。他创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乐善好施的匹克威克、儿童教唆犯费金、吝啬鬼斯克鲁奇、骗子金格尔、伪君子裴斯匿夫、债多不愁又乐天知命的米考伯等。狄更斯的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写作背景
《大卫·科波菲尔》属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为我们细致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叶涵盖英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画卷。该小说的故事背景依托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的英国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显著成果,表面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盛世,但实际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凡此种种都在本书中有所揭示。
同时,该小说也带有自传色彩,许多内容的取材来源于狄更斯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全书以深刻反映作家个人生活和际遇为基调。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狄更斯曾在作坊里当过童工,深刻体会过世态炎凉,而小说的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则迫于生计也做过童工。至于狄更斯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过程表现在大卫·科波菲尔身上,则是其由秘书开始逐渐涉及文学并最终成为作家。可以说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就是狄更斯笔下的第二个自己。由此可见,该小说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对种种社会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深刻的批判,成为探究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依据。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第一,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第二,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三,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第四,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创作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主旨探微
本文节选内容描述了大卫·科波菲尔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开始独立做工的现状,与米考伯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突出了大卫·科波菲尔的善良、诚挚,以及米考伯夫妇爱慕虚荣、得乐且乐、盲目乐观、喜好挥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但又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了金钱对于家庭、婚姻、社会的腐蚀作用,批判了社会中人性的缺失以及道德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患难与共、真诚与自强不息优良品质的肯定与赞扬,对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妇苦难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批判。
... ... ...
关键词:大卫·科波菲尔PPT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PPTX格式;
- 本文标签: PPT模版
- 本文链接: https://www.wtyicyai.com/article/8715
- 版权声明: 本文由余怡原创发布,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