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了忘却的记念》PPT免费课件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06月23日,已超过 67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为了忘却的记念》PPT免费课件 《为了忘却的记念》PPT免费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PPT免费课件,共36页。

写作背景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五烈士均是“左联”的重要成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为配合军事“围剿”,同时疯狂实行文化“围剿” :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另一方面查禁书刊,拘禁、暗杀左翼作家。

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也面临被捕的危险。在闻知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鲁迅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揭露反动派的罪行。1933年2月7—8日,在烈士遇难两周年之际,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

听读课文,圈划出表示事件发展与表示作者强烈情感的关键语句,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20字以内)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分别拟定一个小标题。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回忆白莽):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第二部分(追忆柔石):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介绍冯铿。

第三部分(柔、白被捕):简述作者与他们的关系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烈士遇害):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及作者的境遇与悲愤的心情。

第五部分(抒发悲愤):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个标题里?

①文章开头就写道:“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结尾又写道:“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作者把它们放在一个标题里扣紧了文章内容。

②从这两部分文字中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就是将“战友”的牺牲而带来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从悲痛中脱离出来,忘却的是悲痛,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纪念死者,作者把它们放在一个标题里反映了文章主题。

... ... ...

关键词:为了忘却的记念PPT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PPTX格式;

添加好友,回复“PPT资源”获取该资源

QR Code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