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PPT优秀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PPT优秀课件,共23页。
素养目标
1. 抓住关键语句,掌握这首诗篇章结构、内容转换和韵律变化的规律,背诵这首诗。
2. 把握这首杂言古体诗的句式特点,品味其韵律美,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
3. 把握本诗想象、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体会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合称“李杜”。
李白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来又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进京,他本想此行能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就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他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一生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病死于当涂。
李白众体兼善,尤其擅长古风及绝句。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诗风豪放,清新飘逸,气势磅礴。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他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主要作品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题目解说
《蜀道难》是古乐府《相和歌辞 • 瑟调曲》旧题,多写蜀道的艰难和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难》即袭用乐府古题而作。
蜀道,蜀中的道路,是唐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地势险要,难以行走,常用作难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词。
写作背景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地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都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对此而言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天宝初年,为安史之乱前的作品。诗中的“君”据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这有他同时期的作品《剑阁赋》和《送友人入蜀》为证。其实“君”指谁并不重要,这首诗的写作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还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诗中寄寓着诗人对社会问题的隐忧。
主题归纳
这首诗的寓意,历来众说纷纭。编者取其一说:本诗的主旨是“送友人入蜀”,是沿袭古乐府旧题的“即事成篇”之作。本诗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高峻、崎岖的面貌,认为可能发生叛乱,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险的忧虑和含蓄的惜别之情。
... ... ...
关键词:蜀道难PPT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PPTX格式;
- 本文标签: PPT模版
- 本文链接: https://www.wtyicyai.com/article/8646
- 版权声明: 本文由余怡原创发布,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